跨性别者及社群如何参与跨性别技术设计过程

跨性别者及社群如何参与跨性别技术设计过程 #

Haimson, Oliver L., et al. “How Transgender People and Communities Were Involved in Trans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es.” Proceedings of the 2023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ACM, 2023, pp. 1–16. DOI.org (Crossref), https://doi.org/10.1145/3544548.3580972.


作者:Oliver L. Haimson, Kai Nham, Hibby Thach, Aloe DeGuia
译者:半生


摘要 #

跨性别技术(Trans technology)——为帮助解决跨性别者面临的挑战而创建的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创新领域,可以帮助改善边缘化人群的生活。我们对 115 名跨性别技术创造者进行了 104 次采访,以了解他们如何让跨性别者和社区参与设计流程。

我们描述了使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的项目,以及以较小方式涉及跨性别者的设计流程,包括收集用户的反馈、进行用户测试,或者创作者本身就是跨性别者。我们展示了让跨性别者和社区参与设计对于跨性别技术发挥其满足跨性别需求的潜力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强调了跨性别技术设计和部署之间经常存在的差距,并讨论了弥合这一差距的方法。我们主张社区参与跨性别技术设计的重要性,以确保跨性别技术实现其帮助解决跨性别需求和挑战的承诺。

1 介绍 #

从历史上看,以人为本的设计已经从通用设计方法或为“普通”用户设计1接近包容性。然而,当技术的设计不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时,人们常常会在使用技术时遇到困难2。对于那些经验和需求没有在技术系统中得到体现的个人来说,使用技术通常是艰巨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这个问题对于跨性别者(一个特别边缘化的群体)来说很普遍,因为大多数技术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到跨性别者3。然而,大多数关于技术的研究并不仅仅关注跨性别者。

跨性别技术(Trans technology)是专门为解决跨性别者在世界上面临的一些挑战而设计的技术3,并且通常是为了应对更主流技术中缺乏代表性的问题而设计的。在本文中,我们使用跨性别技术的实用定义,而不是更理论的定义4。我们通过提供当前跨性别技术领域的设计过程的广泛观点来扩展 Haimson等人 3 在跨性别技术方面的工作。跨性别技术包括应用程序和网站,还包括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系统、在线社区和支持小组、可穿戴技术、播客、数字艺术、游戏等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跨性别技术设计流程。我们提出问题(RQ1):跨性别者和社区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参与跨性别技术设计过程?我们首先描述了社区成员参与整个设计过程的几个项目,例如通过参与式设计方法。然后我们讨论跨性别技术设计师5在某种程度上让社区成员参与设计的一些方式,例如收集用户的反馈、进行用户测试或自己成为跨性别者。

这项研究帮助我们了解跨性别技术是如何设计和开发的、基于社区的设计方法的重要性,以及跨性别技术设计师自己的身份如何与他们的技术创造相互作用。我们认为,当跨性别技术的开发涉及社区成员时,其影响力才最大,因为这使得能够最好地满足跨性别需求的技术创造成为可能。此外,将跨性别者的视角喝生活经验引入能够促进对旨在造福跨性别者的技术的重新设计和重新思考。检查跨性别技术开发中采用的不同设计流程可以深入了解更常见的设计流程的局限性,特别是这些实践如何忽视边缘化用户的需求。了解跨性别技术设计中社区参与和满足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设计过程如何让边缘化社区参与进来,创造出充分支持他们的技术。我们强调跨性别技术设计和技术部署之间经常存在的差距;在跨性别者和社区参与设计过程的情况下(通常发生在学术性较强的环境中),技术往往没有被最需要的人充分部署或使用。在本文的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方法来帮助弥合这一差距。

本文贡献如下:

  • 通过对跨性别技术创造者进行大规模访谈研究,我们对边缘化用户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设计过程提供了实证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考虑了设计过程应该如何工作,还阐明了设计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如何工作的。
  • 我们扩展了先前对跨性别技术6743和为边缘化人群设计的技术8910的研究,以描述当前跨性别技术景观的大样本中的设计过程。
  • 对于成功的跨性别技术设计流程如何从设计到部署,我们提供了四项建议:创建计划,将设计从课堂和学术研究带到部署,匹配跨性别技术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将技术创造者与社区成员联系起来,并为在技术部署和用户研究。这些建议旨在加强技术的实施,更有效地满足跨性别者和社区的需求。

2 背景及相关工作 #

2.1 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 #

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一种技术设计过程,其中将使用技术的人参与整个设计过程。以人为本的方法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经历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预测人们将如何使用技术系统的所有方面。只有通过询问人们并让他们与技术互动,我们才能看到我们可能错过了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设计以满足更广泛的用户需求11

传统上,大多数技术的设计都需要最少的用户输入12。以用户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设计从人体工程学和人为因素的历史演变而来,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在系统设计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3。在以用户为中心或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中,设计过程开始更严格地包括用户测试、用户构思和迭代14,并远离单一尺寸的设计方法13。人机交互学者经常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描述为“设计思维”,定义为涉及构思、生成许多替代解决方案和迭代15以采取以用户为中心的问题解决方法16的设计过程。使用轮子或一系列箭头是可视化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思维的常见方法 1617。轮子或箭头象征着这样一个事实:以人为本的设计是迭代过程,而不是一系列连续的步骤,并且在每次与用户接触之后,设计师可以而且应该返回并调整他们的设计。

在设计思维过程中16,用户在几个主要位置进入该过程。首先,在需求收集阶段,设计人员与潜在用户进行初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身份和使用环境17。需求收集包括与技术的预期用户进行访谈、调查,有时还包括参与式设计会议。用户参与的过程的另一个主要部分是测试阶段,其中设计人员向用户展示他们的原型并通过任务分析等方法收集反馈1117。测试可以涉及用户测试、游戏测试(游戏)或任何类型的将用户置于技术面前的活动,以便设计人员可以确定其是否按预期工作,了解不符合预期的地方,并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以改进设计。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不是二元的,而是一个谱系;设计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从完全不参与到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每一步,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可能性。

一些设计师使用更具参与性的方法,例如参与式设计。在参与式设计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仅是研究参与者,而且是“设计过程中合法且公认的参与者”18。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用户自己成为了合作者和设计师。参与式设计“是由社会互动驱动的,因为用户和设计师共同学习创造、发展、表达和评估他们的想法和愿景”18。在为边缘化人群设计技术时,参与式方法尤其重要,因为设计者经常将可能与社区目标不一致的假设和目标带入设计中910。让边缘群体参与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师批判性地质疑他们的假设,但需要大量时间来建立与社区的信任910。此外,设计者必须意识到研究环境的历史背景以及合作可能引起的潜在无意伤害等紧张局势10

Sasha Costanza-Chockin Design Justice 描述的设计正义方法提供了一种批判性思考设计的方法,并考虑设计如何能够更公平地在人们之间分配技术的潜在利益和危害2。 DesignJustice Network 的原则倡导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旨在与边缘化社区合作,而不会给他们带来进一步的负担 2。设计正义涉及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提出三个主要问题:“谁参与了设计过程?谁从设计中受益?谁因设计受损? 2

这种方法与设计思维不同,因为它确保技术创新造福边缘化社区,而不仅仅是改进设计和预示着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正义是跨性别技术设计的一种更合适的方法,我们提供了对跨性别个人和社区有时如何参与跨性别技术设计并可能从中受益的理解。

2.2 设计师和技术创造者在多大程度上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 #

人机交互设计师们研究了不同的用户参与技术及其影响,从用户反思性参与开源项目到让最终用户参与设计竞赛以改进系统 1920。虽然让用户参与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的关键,但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实际做法各不相同。不同程度的参与需要从参与式设计到启发式评估的各种技术21。研究表明,用户参与度在设计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不同 2223。在对8家高科技公司的比较研究中,Bosch-Sijtsema 和 Bosch 22 发现许多公司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早期阶段,并通过定性方法收集输入,以收集丰富、深入的数据。但对于后期开发阶段涉及用户的案例,用户的参与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数据是通过其他方法收集的,例如 A/B 测试,以便了解用户如何与原型或新功能交互 22

一些研究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Carthy等人23发现,与开发后期(例如识别当前用户痛点和开发原型)相比,很少有设计师在构思期间让用户参与进来。总体而言,“在设计过程的所有阶段,用户的参与似乎并不明显……[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设计思维方法的使用并未达到文献中推荐的程度”23

虽然识别用户参与设计过程有几种值得注意的方法,从识别典型用户角色 24 到非典型或极端用户角色,但用户参与的另一个有趣途径是自传设计 25。自传式设计是指“利用创建或构建系统的人广泛、真实的使用进行设计研究”25。结合自传式设计支持快速修改设计,使设计能够满足技术的真正需求,使设计人员能够识别可能成就或破坏系统的“重大影响”,并提供对自己设计的详细、经验性的理解25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用户参与文献并没有明确地将公平或正义导向的框架应用于他们的研究。然而,很明显,交互设计实践可以在执行中延续差异性和/或促进公平26。 Britodo Rêgo 等人在多项研究中检查了多个设计流程。 26强调“另类交互设计实践强调了将用户纳入设计者利益之外的重要性”,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关注背景和权力的特别重要性。此外,很难评估是否正在解决差异性或公平性在这些设计过程中,因为设计师在反思他们的过程时缺乏解释26

虽然我们回顾了研究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工作,但很少有关于边缘化群体如何参与技术设计过程的记录。一些人机交互学者在一项研究中描述了他们让边缘化用户参与技术设计的过程,例如酷儿和跨性别社区的研究 62732829303132,种族和少数民族 331334,以及 ICTD 35363738。然而,超越一项研究来检查用户对大量设计过程的参与是有价值的。我们通过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跨性别技术的设计流程来扩展先前的研究。这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们和社区,特别是边缘化群体如何参与设计过程的新见解。

2.3 跨性别技术和人机交互 #

跨性别技术,或帮助解决跨性别者在世界上面临的一些挑战的技术3,通常为跨性别用户提供性别转变所需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模糊性4。大多数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变化或过渡,这给跨性别者和/或非二元性别者带来了困难,他们经常面临与边缘化相关的独特经历394404142。理想情况下,跨性别技术允许跨性别用户探索身份、寻找提高安全性的方法、寻找资源并建立社区,而跨性别包容性设计需要考虑如何以这些新方式考虑跨性别用户的需求3

人机交互是“一门涉及人类使用的交互式计算系统的设计、评估和实现以及对其周围主要现象的研究的学科”,43是研究跨性别技术的补充框架。技术的“围绕”跨性别使用的主要现象很重要,因为将用户纳入设计过程可以改进系统 211。因此,为了改进跨性别者的技术,将跨性别者纳入技术设计可能有助于解决技术中的跨性别恐惧症或跨性别排斥等问题。一些研究使用参与式设计方法来针对LGBTQ+人群进行设计2728293132,但很少有研究只关注跨性别人群6330

求和挑战的技术,明确地审视了跨性别技术世界。尽管以酷儿用户体验为框架,Beare 和 Stone 44 对两个提供性别确认激素治疗的 mHealth 平台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 Plume 和 FOLX 等平台可以研究医疗保健提供者和技术的酷儿潜力,让跨性别者参与设计过程44。其他涉及跨性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研究包括 Ahmed 等人 6,谁为跨性别者开发了免费、开源的语音训练技术,Liang 等人30,他为性别多元化的青少年设计了在线性教育资源。Beirl等人45 设计了一款移动应用程序,帮助跨性别者在支持性别多样性的人周围找到性别化的厕所。这些跨性别技术都为跨性别者提供了他们原本无法轻易获得的资源和信息。

跨性别者不仅需要资源和信息,而且还面临数字身份问题,这往往使他们表达性别或身份的方式变得无效 4647。自动面部和性别识别系统是这种性别和身份失效的象征484950。为了对抗这些系统,Baeza Argüello 等人 7 开发了假肢来训练 Apple FaceID 识别修改/不同的面部身份以及 Chong 等人51开发了一个虚拟化妆支持系统,帮助跨性别者通过并被视为他们所认同的性别。此外,许多技术无法识别非二元身份,如 Spielet 等人 42 继续讲。通过这些技术和系统被识别为男性或女性可能对一些跨性别者来说是有效的,但对于一些非二元性别的人来说,这种二元的表现形式选择可能是限制性的和无效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与 100 多种不同的跨性别技术的创建者交谈,更广泛地研究跨性别技术,而不仅仅是一个系统或设计,这使我们能够扩展人机交互中跨性别技术的先前工作。

3 方法 #

3.1 数据收集 #

在本文中,我们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对 115 名跨性别技术创造者和设计者进行了 104 次访谈。我们使用标准抽样 52,这种方法选择符合特定预定标准的参与者——在本例中,是创造者、设计者或某种类型的跨性别技术的开发商。其他入选标准包括能够说和理解英语,并且年满 18 岁。为了招募参与者,我们根据多年来对跨性别技术格局的观察,以及系统地搜索应用商店和搜索引擎中的关键术语,包括“跨性别”、“跨性别技术”和“跨性别应用”,创建了一份潜在的跨性别技术列表。 ”我们通过滚雪球抽样的方式继续扩大名单,要求受访者推荐其他跨性别技术或跨性别技术创造者。我们非常广泛地使用“技术”一词。表 1 列出了我们数据集中的技术类别以及每个类别的示例。我们通过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联系参与者,邀请他们参与研究;我们完成访谈的回复率为 43.7%。我们通过 Zoom 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持续约 60 分钟(平均值 = 63 分钟,标准差 = 14 分钟,范围 = 33-93 分钟)。我们向参与者询问了他们的技术构思和创造的故事、他们的设计过程和参与人员、他们面临的挑战、他们对跨性别技术的概念等等。采用半结构化形式,访谈重点关注参与者最关注的主题。参与者将获得 100 美元的礼品卡或支票作为补偿。这项研究经过密歇根大学机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被视为豁免。

3.2 数据分析 #

我们对采访进行录音,然后将其转录以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与数据收集同时进行,并根据我们通过分析学到的知识不断调整我们的采访协议。我们从开放编码开始53,明确主要主题,例如跨性别者参与设计过程的方式。通过迭代编码过程,我们确定主题并继续重新审视和完善它们;我们还针对特定的设计流程和方法进行演绎编码。在本文中,我们重点关注与社区参与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相关的规范,以构思和设计跨性别技术。因此,我们只讨论那些确实将跨性别者纳入设计过程的跨性别技术。还有许多跨性别技术创造者,除了他们自己之外,没有让跨性别者或社区参与设计。在我们的研究中,大约 42% 的跨性别技术根本没有让跨性别者或社区参与设计过程。我们将有关这些设计的过程留给未来工作,因为它们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遵循反思性主题分析方法,我们进行了迭代数据分析过程,包括六个阶段:熟悉;编码;生成初始主题;审查和制定主题;引用、定义和命名主题;并撰写54。反思主题分析是一种理论上灵活的数据分析方法,它承认并提升研究人员在从数据中概念化主题方面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员在概念化主题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因为主题并不是“出现”的,而是由研究人员在接触数据时带来的内容(例如研究价值观、技能等)决定的。

虽然数据分析是由第一作者领导的,但我们生成和完善主题的过程在多个方面都是协作的。首先,在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一年中,第一作者定期与所有合著者讨论主题和代码以及两者之间的潜在关系。接下来,所有作者在采访后以及转录和数据分析过程中定期完成备忘录,然后我们阅读彼此的备忘录,以了解我们自己对数据及其含义的想法。最后,两位作者合作并讨论了一个交互式 Miro 板,我们在其中制定了代码和主题及其关系。

3.3 参与者人口统计 #

表 2详细介绍了参与者的人口和地理特征。

3.4 局限性 #

虽然我们的样本多种多样,但我们承认绝大多数人居住在美国并且说英语。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样本反映了我们对基于此背景的跨性别技术知识的有限。我们还承认超过 75% 的参与者是白人。特别是考虑到许多设计师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创造技术,这给理解少数群体(尤其是有色人种的跨性别者)的实践和需求带来了问题。

最后,这项研究提高了跨性别技术创造者和设计师对他们自己的设计过程如何展开的反思,但没有考虑社区成员或用户如何体验设计过程。我们鼓励未来的研究探索社区成员在跨性别技术设计过程中的经验。

4 结果 #

在本结果部分,我们描述了跨性别技术设计流程。我们首先描述几个社区成员参与整个设计过程的项目,例如通过参与式设计方法。然后我们讨论跨科技设计师让社区成员参与设计的其他方式,例如收集用户的反馈、进行用户测试或自己成为跨性别者。我们发现,社区成员的参与会增加技术在帮助解决跨性别者的需求和挑战方面的影响力,并允许设计者重新构想技术在造福跨性别者方面的潜力。

当与跨性别群体一起设计时,很多时候设计师本身也是跨性别者;在我们的研究中,80% 的设计师是跨性别和/或非二元性别(其余的要么是顺性别盟友,要么是积极质疑自己性别的人)。创造者本身就是跨性别者是将跨性别者纳入跨性别技术设计的最常见方式,并且跨性别创造者通常与另一个或一群其他跨性别者合作来创建他们的跨性别技术。

Tuck Woodstock55将性别揭示描述为”由跨性别者制作的,主要是针对跨性别者的,关于跨性别者的播客“,而Taylor Jiang阐述了他们如何”真的想要[edTranZap] [一个跨性别医疗资源应用程序],它是由什么驱动的,输入,它的构建,真正使跨性别成为焦点……我喜欢说这是由跨性别人士构建的,这是由跨性别人士构建的跨性别者的反馈。“对于跨性别医疗资源网站 Trans in the South,创建者 Ivy Hill 描述道:”嗯,我也是跨性别者,所以我认为它是由跨性别者为跨性别者构建的很重要。很多资源不是。所以,我认为这是整个过程的核心“。

与将要使用某项技术的人共享身份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毕竟,设计师非常了解跨体验,并且常常感觉自己是满足该技术旨在解决的需求的专家。另一方面,没有一个跨性别设计师(或一小群设计师)能够体现或理解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全方位跨性别体验,特别是考虑到许多跨性别者拥有多重边缘化身份(例如,有色人种的跨性别者) 。因此,即使设计师本身是跨性别者或设计团队包含跨性别者,将跨性别社区纳入设计过程仍然至关重要。在我们的研究中,大约19%的技术有意义地使用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让跨性别者和社区参与整个设计过程,而另外39%的技术使用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的某些方面,但没有让社区成员参与整个设计过程。 42%的人没有让跨性别者或社区参与设计过程,除了创作者本身可能是跨性别者之外。

4.1 以人为本以及参与式设计过程 #

在一些跨性别技术设计过程中,创作者紧密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参与式设计过程,其中社区成员参与构思、设计、测试和迭代。

Guilherme Colucci Pereira 和他的合作者在六个多月的时间里使用参与式设计方法创建了LGBTrust,这是一款帮助提高巴西跨性别者和酷儿群体安全的应用程序。该过程涉及一系列研讨会,参与者参与设计过程”从一开始,从对这个应用程序的想法和讨论,直到原型设计,直到评估,第一次使用。这群人参与了一切“。Pereira开始这个项目时并不知道他和设计研讨会的参与者到底要创造什么。在早期的设计会议中,Pereira提到:”我试图非常清楚地表明,我不知道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应用程序。我不知道我们会面对什么样的话题,我们会拥抱什么样的话题。“

在整个设计研讨会中,都出现了对安全的关注:

这与对巴西暴力的所有这些担忧密切相关。因此,谈论和思考安全是很自然的事情:如何创建一个安全的地方……分享哪些地方你应该小心,哪些地方你不应该去……但这不是我给的——这不是我的选择开始。这只是该项目的自然发展。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中,佩雷拉与参与者一起了解到,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技术设计应该以安全为中心。当我们问 Pereira 他认为 LGBTrust 设计过程中最令人兴奋的部分是什么时,他讨论了参与式方法以及它使技术设计能够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的事实:

我认为这令人惊讶,因为它验证了参与式方法的选择,因为我自己肯定无法做到这一点。看到这样的会议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一次一次的锻炼,不断成长,并且始终有意义……这是非常有益的……

以人为本的方法不仅让 Periera 和他的团队感到满意,还确保技术设计集中在研讨会参与者最重要的主题上,并且可能更广泛地适用于巴西的跨性别者和酷儿人群:安全。

与此同时,在巴塞罗那,Saúl Baeza Argüello 和同事采用以人为本的参与式方法开发了一系列假肢面部设备,使人们能够通过 Apple Face ID 呈现多种不同的数字身份。Baeza Argüello 明确认为该工具是一种跨性别技术,因为它使得”身份模糊性、多重性和流动性“与之前发布的跨性别技术定义保持一致 74。虽然 Baeza Argüello 和团队没有像 Pereira 那样以开放式的方式处理设计过程,但他们确实举办了一系列设计研讨会,以有意义的方式让参与者参与进来,以确定如何设计和部署这些技术。设计团队想要确定”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所有结果“,所以他们组织了一个设计研讨会,目标是”混合许多不同的观点、个人立场等等“。设计师和研讨会参与者共同努力了解面部修复术的可能性范围。研究团队确保研讨会适合那些技术知识很少的人,并且研讨会是有趣的而不是严肃的,目的是让人们能够表达和交流他们的身份。Baeza Argüello 在描述这一过程时说道:

我们并没有[明确]说明我们正在开发的产品的具体用途。我们的目标是真正开启对话,将这些工具[放在]那里,看看人们如何表达许多不同的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获得所有这些不同的意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这些研讨会成功地使人们能够通过面部修复术探索混合的物理和数字身份,Baeza Argüello 将其描述为”所有参与者之间超级有趣的方法和经验“,主要是因为参与者和研究人员在整个过程中相互建立了信任。然而,Baeza Argüello描述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而是”刚开始时困难且压力很大“。参与式设计过程很棘手,因为它需要主动学习如何将一群人带入设计过程,如何确保所有研讨会参与者都参与其中,以及如何使每个参与者独特的叙述能够在技术中得到体现。

另一个项目 Flux 是一款由密歇根大学的学生团队设计的过渡和社区建设应用程序,采用了明确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让有色人种的跨性别者参与设计研讨会来设想和设计该应用程序。 Flux 是密歇根大学硕士水平课程《交互设计简介》的一部分,由 HCI 学者 Tawanna Dillahunt 教授,该课程的设计方法可能强烈影响了该应用程序与跨性别群体合作设计的程度。

Dillahunt 班的另一位校友 Denny Starks 也为他们的学期项目创建了一项跨性别技术——U-Signal,这是一种可穿戴技术和应用程序,旨在提高跨性别有色人种的安全性 56

塔瓦纳……非常热衷于研究。因此,她确保研究是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教给我们不同的方法。我真的很感激……对我来说,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始终是与用户交谈,获取他们的意见。她确保我们每一步都做到了这一点……总是与用户交谈,直接走到他们面前,说:“好吧,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在一个学期的过程中,迪拉亨特班上的学生尽管确实了解了这种方法,但通常没有时间进行参与式设计课程。 Starks希望采用参与式设计来进一步迭代U-Signal:

我想采取更具参与性的方法,这一次真的真的与他们并肩工作……我真的想给他们更多的控制权,并让他们知道,”嘿,这是给我们的,我们自己做的。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事。“这也是我在设计过程中自我检查需要剔除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的部分。

我们怀疑 Flux 和 U-Signal 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的课堂环境中使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流程设计的众多跨性别技术中的两种(尽管在我们的数据集中,这是仅有的两种)。LGBTrust、Flux 和本节中的其他示例展示了有意义的跨性别社区参与如何使跨性别技术不断发展以满足社区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实现设计者预先确定的目标。

4.3 收集并整合用户反馈 #

没有完全致力于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的创作者仍然经常通过征求和吸收跨性别者的反馈来纳入跨性别社区成员。收集反馈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包括非正式对话和倾听用户的意见、分发调查、反馈表、用户评论以及在公共展览上接收反馈。

来自拳击俱乐部和艺术项目 Trans Boxing 的Nolan Hanson描述了他们的方法:

从长期参与的人那里获得反馈对我来说真的很有价值,第一次反馈也是如此……很多只是非正式的对话。其中很多内容对其他人来说是不可见的。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和这个人通电话,或者 Kerry(TransBoxing 培训师)的电子邮件,但对我来说,这感觉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然而,正如诺兰所描述的,让社区成员参与并纳入他们的反馈的努力有时对其他人来说是看不见的,这对于许多技术努力和组织来说可能是正确的。

通过调查、反馈表和用户评论收集反馈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来自过渡资源 appSolace 的 RKA 描述了通过调查收集用户反馈的情况。 “因此,在我们所有的调查中,我们都有多个开放式问题,让人们能够回答‘你希望 Solace 能做什么而该应用程序不能做什么?’”RKA 说。她继续说道:

我们收到的最大的抱怨之一是,无法在应用程序本身中更改您的名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明显设计决定。但这是我们可以说的要点之一,“好吧,我们实际上如何围绕这个进行设计”,因为这个问题可能影响了超过 51% 的患者群体。

通过这种方式,收集用户反馈使 Solace 能够发现跨性别者通常在主流软件中面临的问题,但在跨性别设计的应用程序中却不会遇到这种问题。

Wayne Temple是 True Self 浏览器扩展程序的创建者,该扩展程序用自己选择的名字替换了以前的名字,他也依靠用户反馈来找到一个设计缺陷,使他的浏览器扩展程序无法真正实现跨性别包容。他将扩展设计为持久的,以便”一旦你把它放进去,每次你打开浏览器时它就在那里,这对于共享场景中的人来说显然是有缺点的,他们可能会意外地被淘汰……“。然而有趣的是,在用户评论中,反馈意见是分裂的——一些用户喜欢持久性,而另一些用户则对可能被揭发感到沮丧。坦普尔考虑了一个解决两个阵营的潜在解决方案:”也许我应该在另一次迭代中找到一种方法,我可以允许用户将其关闭,以便它不会持续存在“。用于持久性的切换开关可能是一个简单而优雅的解决方案。

Transcapsule 和 TRACE 等转换跟踪应用程序使用 Testfight 收集测试版用户的反馈,Testfight 是一个测试版测试平台,使用户能够直接通过应用程序提供反馈。正式上线后,TRACE 继续通过名为 Canny 的在线平台收集用户反馈,并发布在应用程序中邀请用户提供反馈(见图 1)。在这些帖子中,TRACE 将自己定位为与其他应用程序不同的地方,因为他们听取了社区反馈:“别担心,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应用程序’,我们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强调了该应用程序以社区为中心的本质这意味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相对不常见。

在开发 Pryde 语音和言语治疗应用程序之前,创建者 Erin Gitelis 收集了其他现有语音应用程序用户的反馈,以确定如何设计她的应用程序:“所以我通读了这些评论,了解人们不喜欢的内容,然后尝试去除这些内容;以及他们想要更多的内容,并尝试在我的内容中添加更多内容”。我们发现阅读现有技术的用户评论是一种收集用户反馈的创造性方法,我们预计这些反馈会在更多采访中出现,但令人惊讶的是 Gitelis 是唯一提到这种技术的人。

积极的反馈虽然很高兴听到,但对创作者来说并不总是特别有帮助。桑迪·斯通描述了她和她的团队在启动公共生殖器项目时收到的观众反馈,该项目是一个艺术项目,人们将显示陌生人生殖器的屏幕放在他们的胯部区域。

观众们……我的意思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他们说:“哦,我喜欢它。”或者“这不是很有趣吗?”我不记得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把它放在一起的?你问了什么问题?”……没有人说,“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的美学细节。”人们只是说:“哦,我喜欢那个。”所以你有它。

有趣的是,Stone既关注人们说过的话,也关注人们没有说过的话,揭示了仅在项目完成后设计过程的最后阶段让人们参与的一些局限性。观众可能没有询问美学细节或项目的指导性问题,但如果他们早期参与设计过程,他们可能会对这两个问题产生影响。然而在这个特殊案例中,尽管公共生殖器项目的技术可以被解读为跨性别,但其设计团队主要是顺性别的。 20 世纪 90 年代的德克萨斯州,展览中可能很少有跨性别者。考虑到时间和其所在位置,让更多跨性别者参与设计过程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本节中的示例强调了在许多情况下,收集用户的反馈如何使设计人员能够改进其设计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元素,从而使最终的技术更适合解决跨性别挑战。

4.4 参与设计过程的跨性别者和社区 #

除了收集和整合用户和跨性别者的反馈之外,一些跨性别技术创造者还以更大的方式让跨性别者和社区参与设计过程,但仍然没有采用完全以人为中心或参与式的设计过程。跨性别技术创造者让跨性别者和社区参与设计的方式包括集体治理、有意识的社区建设、让跨性别者作为合作者、跨性别在线社区、将社区的观点和价值观纳入项目以及通过跨性别咨询委员会。我们将描述每一个并给出例子。

仍在开发中的在线色情内容创作网站 Royal Jelly 的创建者 Delilah D’Lune 描述了如何与社区成员(广泛地在色情和性工作者社区,但特别是与跨性别色情创作者)建立联系是设计的基本部分过程。这与她之前的跨性别技术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从未真正采用过的跨性别社交媒体网站,D’Lune 将其部分归因于缺乏有意义的社区支持。 D’Lune 描述说,她正在花时间“开发平台,并在社区中发展联系,这与[之前的社交媒体网站]不同,后者[不是]。我们拥有非常强大的联系,还有许多自愿贡献时间的其他开发人员。”蜂王浆还使用社区治理方法来确保每个为其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在平台决策中也有发言权。对于 Trans Boxing 来说,社区参与也至关重要。虽然该组织的运作方式更加自上而下,由诺兰·汉森 (Nolan Hanson) 做出决策,但培训师和学员一起工作的团队定期营造一种社区氛围,让学员也能感受到主人翁意识。这样,组织本身就成为了一个人们互相支持、贡献想法的社区。

一些跨性别技术能够让跨性别者以更具创造性的水平参与进来。 Dylan Paré 描述了他们的 Creative Futures 项目(与 Scout Windsor 合作)[49],其中他们与三名跨性别青年合作,创作用于沉浸式故事讲述的虚拟现实 (VR) 艺术,最终成为两部电影(见图 2):

这部线性电影将讲述这些年轻人如何想出他们想要讲述的故事的想法,以及他们希望人们从他们的项目中学到什么。 360 [flm] 是您实际上可以与他们一起进入艺术的地方,他们会告诉您他们创作的艺术以及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由于资金限制,该过程有时间限制,因此所有工作都在一个周末内完成。

那是我们和他们一起教他们如何创作艺术并让他们转身并真正创作出一些东西的时间。这真的非常非常激烈,但他们也做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看到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些什么,这也是非常值得的。

该项目使 Paré 和 Windsor 能够使用创新媒介讲述不同的跨性别故事,同时这也是向年轻人教授 VR 技能的一种方式。

在创建跨性别资源时,跨性别技术创建者通常会确保让社区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跨性别医疗资源网站 RAD Remedy 的创始人 Riley Johnson 表示:“我们认为,社区驱动、社区资源和社区项目非常重要。” RAD Remedy 定期举办研讨会,跨性别者聚集到编译资源处,也引起了想要作为志愿者参与的跨性别社区成员的浓厚兴趣。为了确保他们的志愿者工作有意义,RAD Remedy 会向潜在志愿者提出几个指导性问题:“‘你喜欢做什么?你擅长什么?你有多少时间?’这些指导性问题,我们做了所有事情,”约翰逊说。同样,通过聘请一支“翻译人员”团队来翻译当地社区对跨性别资源的了解,《南方跨性别者健康资源指南》有意义地让美国南部的跨性别社区成员参与进来,创造出比其他方式更全面的资源。

对于跨性别用品,与社区成员合作有助于确保产品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身体和身份。 Trans Tape(一种有助于身体改造的性别肯定胶带产品)的 Kai 描述了该公司的流程:“我们有模特和直接合作的人员。因此,我们能够实际看到它在人们肤色上的样子,以及我们如何尝试调整以使其对人们更具包容性和包容性。”虽然与机构合作与以其他方式(例如倾听跨性别社区成员的反馈和想法)参与跨性别社区成员不同,但 Trans Tape 两者都做到了,这使得他们的产品更具包容性。

在正式发布之前,Guerrilla Davis 描述了 Arm the Girls(一种针对有色人种跨性别女性的自卫工具包)的创建者如何与社区成员亲自和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个想法。

我们围绕……艺术和社会正义做了很多活动,正是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讨论了……“你对 Arm The Girls 的想法有何看法?”……这些对话我们与人们进行交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对话,真正了解了 Arm The Girls 的诞生过程。

这样,社区价值观就渗透到了项目中。同样,在开发 Jailbreak the Binary 时,创作者 Dev 深受 Tumblr 上跨性别社区的影响。参与在线和跨性别社区,使像德万德·戴维斯这样的创作者能够了解他们的项目是必要的,以及他们的项目如何才能最好地满足社区需求。

一些来自学术背景的项目试图将跨性别社区纳入设计过程的一种方法是建立跨性别社区咨询委员会。劳拉·霍拉克 (Laura Horak) 是跨性别者媒体门户 (Transgender Media Portal) 57的创建者(与埃维·鲁迪 (Evie Ruddy) 一起),这是一个跨性别者制作的电影在线目录,她描述道,

我们有一个咨询委员会,成员都是跨性别学者和艺术家。那里六分之一的人中有一名黑人和一名原住民,但我们将重组其多数为 BIPOC(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种),并支付顾问委员会成员的工资。

由于 Horak 和 Ruddy 都是白人,而 Horak 是顺性别者,因此设立跨性别社区咨询委员会有助于确保项目中强调 BIPOC 跨性别社区的优先事项和价值观。跨性别女性互联是一项技术干预措施,利用社会方面来增加跨性别女性对艾滋病毒的了解,同样聘请了社区咨询委员会来指导她们的努力。他们做了大量工作,以确保顾问委员会包括少数族裔以及来自美国许多不同地区的代表,主要利用口碑来建立网络。 BA Laris 负责协调该项目的各个方面,他描述了设计团队如何让董事会参与进来:

本质上,我们每个月举行一次会议,然后他们被要求每月做另一次贡献。我们有一个封闭的 Facebook 群组,我们会在其中发布某些内容并获得反应,例如图像或内容,或者针对 [应用程序的教育] 活动正在围绕的一些故事提出探索性问题。或者他们被要求做特殊的项目,比如,”哦,你能回顾一下这个吗?或者你能和我们中的一个人进行一对一的采访吗?我们陷入了这个问题。或者你能……”所以,基本上,我们要求他们每个月有两个参与点,然后为此,他们每月得到一百美元。

虽然这种方法值得称赞,但从我们的采访中可以看出,听起来 Trans Women Connected 的顾问委员会更多地参与了较小的决策(例如形象选择),而不是可能真正影响项目方向的较大或更具争议性的决策。然而,通过让社区咨询委员会参与一些决策,拉里斯的团队可以超越他们自己主要的顺性别思想和想法。

有时,社区可以通过编写代码直接参与设计和开发;开源软件使这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浏览器插件,其中大部分代码是从其他扩展借用的,然后针对特定扩展进行调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轻松地帮助更新。 Deadname Remover 的创建者 Willow Hayward 描述道:

这是一项开源技术。它一直都在 GitHub 上。其他人开始参与并帮助解决错误并使其变得更好……最后两个版本我没有编写一行代码,它比原始版本好得多。

通过这种方式,开源软件是社区参与技术创造的一种轻量级且有用的方式。

在每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让跨性别者和社区参与跨性别技术设计过程的各个部分如何改进技术,使其与跨性别更加一致。需求和挑战。

4.5 用户测试和迭代 #

迭代对于技术设计至关重要;没有什么是第一次就完美的,与用户和社区的测试允许设计师做出重要的改变。 cárdenas 58 讨论了迭代技术设计以及在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中,项目必须在社区输入后进行转变;她敦促我们不要将这种转变视为失败,而应将其视为快速学习的一种方式,以便该项目的下一个版本将更加符合社区价值观。我们研究中的许多跨性别技术都涉及迭代设计过程,通常是与跨性别者和社区进行用户测试或游戏测试的结果。

跨语音训练应用程序 Christella VoiceUp 的创建者告诉我们,他们与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广泛的用户测试过程,从而产生了迭代设计过程:“它经历了不同的测试阶段,然后根据反馈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更改。设计过程正在进行中……它们必须更新,它们必须更新,它们必须改变,这取决于患者的反馈。”同样,对于 Trans Tape,产品设计将“永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希望它就像我们已经包容了所有人。” RKA 进行了用户测试,以帮助她了解用户界面设计中的权衡,例如在过渡资源应用程序 Solace 中显示大量文本和说明,并在用户测试期间对此进行了探索:

“需要明确的指示吗?您何时何地需要它?在什么地方进行探索相对更舒适?“

因此,要在邀请人们进来、探索、享受乐趣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也要让他们感到被支持、被拥抱,而不是觉得他们身处一个混乱的世界。因此,用户测试有助于理解乐趣、探索和结构之间的平衡。

罗布·伊格尔 (Rob Eagle) 描述了他们在创作Through the Wardrobe时采用的基于社区的用户测试,特别是对展览中出现的四个人的声音和经历进行了测试。在用户测试期间和之外,Eagle 花费了大量时间与这些人相处。他们描述说,

这让我和这四个人的关系更加亲近。它要求我们所有人质疑自己,质疑我们对自己身份和其他一切的假设。但也让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显而易见的设计?你如何标记某些事情?所以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通过与社区成员的密切合作和用户测试,有关设计本质的重要问题帮助指导 Eagle 完成设计过程。有时,用户测试是非正式的,例如当 Wayne Temple 要求他的儿子测试他为删除他的浏览器而构建的浏览器扩展时。儿子在网站上的过渡前姓名。

我让他在家用机器上使用它……我让他给我反馈。那时他可能八岁了。所以它更像是,“哦,酷……”我们把它放在我家里所有的机器上。因此,每当他在研究我们的东西时,我们都可以放心,他不会看到他的旧名字。

尽管 Temple 的儿子没有向他的父亲提供详细的设计反馈,但该扩展在他们的家庭环境中运行良好,这一事实需要足够的用户测试来确保该扩展按预期工作。

用户测试过程也发生在更广泛的跨性别技术应用程序中,包括著名的酷儿社交网络和约会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的产品设计师(不愿透露姓名)描述了该应用程序将用户想法和反馈融入其设计的许多不同方式,这使他们能够以设计团队可能没有考虑到的方式创新功能。 “我最近正在考虑用户在测试中建议的这个特定功能,”产品设计师描述道。

他们说,“如果某人是有色人种,那么在个人资料上有一个可选标签真是太好了,或者你可以进一步细分,你可以将自己标记为黑人或亚洲人,这是你非常特殊的种族。”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有特定的过滤器,所以如果你只是想寻找变性人并且你只是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更多的变性人,那么有某种过滤系统。然而,这些标签也可能被用来滥用。我很好奇如何负责任地探索这样的功能。我们必须在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寻找与他们有共同点的人与确保他们的安全之间取得平衡。

产品设计师认为这是一个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例子,有可能使技术朝着令人惊讶但重要的方向发展:

我认为设计实际上就是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所以,我会做一些事情,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主意,我们将与几个人一起测试它,我们就像,“我们必须重新开始。”这对我来说实际上很有趣,因为至少我知道我们正在得到建设性的反馈。或者也许有人完全忽略它,这是非常非常好的反馈。

以这些方式倾听用户的声音使应用程序能够以包容的方式进行创新。产品设计师表示,

我觉得我们拥有有史以来最有帮助的用户。如果某件事不起作用,我们就会知道它不起作用,人们会告诉我们。我曾经对此感到有点反感,但现在我才意识到这是因为人们真正关心和重视这个空间,他们想让它变得更好。

让用户对技术设计进行投资可以以设计师可能没有考虑到的方式使设计变得更好,上面是一个成功部署的应用程序的示例,该应用程序认真对待用户测试和反馈。

在玩测试跨性别相关游戏时,体验会更加感人与顺性别玩家相比,跨性别者。 JessMarcotte描述了他们与两组人一起测试 TRACES 游戏的经历:

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类人对这次经历的反应普遍都很积极,但我认为不同之处在于,对于跨性别者来说,他们指出……所讲述的故事中有欢乐和爱,但也有相当多的痛苦。我认为一些跨性别者的经历很常见,而且很容易理解,但更多的是指向痛苦。当我让跨性别者玩这个游戏时,他们中的一些人真的很喜欢它,但也有一些人说,“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一款悲伤的游戏。”他们想要分享的,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跨性别者的经历并不是因为跨性别者是跨性别者而感到悲伤和痛苦,而是因为跨性别恐惧症。这是根植于文化中的。

通过这种方式,跨性别用户的游戏测试带来了关于跨性别恐惧症本质的独特见解,以及游戏如何成为理解跨性别体验复杂本质的机制。

这些例子展示了用户测试如何使设计人员能够以涉及跨性别者用户反馈的方式进行迭代,这使得最终的技术通过融入跨性别体验而更具影响力。

4.6 成功的设计过程vs成功部署 #

我们发现的一个重要的矛盾是,我们遇到的许多最成功的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都是在学术环境中进行的,而当时的技术实际上并没有实际进行部署应用。另一方面,实际部署的技术通常不是以以人为本的方法设计的。

Pereria描述了部署 LGBTrust 的障碍,并指出他“一定程度”部署了该应用程序,

但这就像一个原型部署。我让大部分功能都正常工作,这样人们就可以寻求帮助,人们可以发布东西,它会出现在地图上,人们可以请求任何其他类型的支持和此类东西。

Pereria对没有资源来全面部署 LGBTrust 感到沮丧:

我认为最后,这让我当时非常沮丧,为了能够[部署应用程序],你需要很多钱,并且需要很多人与你一起工作……

特别是因为人们需要相信该应用程序可以在危险情况下保证他们的安全,佩雷拉希望确保一切顺利,没有任何问题。 “而我自己就是做不到。所以我无法发布该应用程序,就像在商店里让很多人下载它一样……这已经完成了一半。”佩雷拉指出,参与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的研究参与者也感到失望。

他们也有点沮丧,因为它没有完全直播。他们无法真正在日常中使用它。因为它就像我们所有人的婴儿一样,我觉得他们最终对这个项目有一种情感依恋。

Baeza Argüello 用于探索多个 AppleID 身份的面部假肢,同样是在学术环境中创建的,也没有部署到大量公众受众。然而,研究团队能够通过参加过设计研讨会的三人小组来部署原型。

这三个人[人们真的很想]继续开发它,[为他们自己]拥有[他们]自己的、经过适当设计的产品。项目结束几周后,他们来到工作室,我们为他们制作了假肢。他们一直在使用它们。事实上,他们中的一个人在他们工作的地方使用它,他们有面部识别系统,并且[他们]在[我们讨论的]确切的[场景]中使用它。

Baeza Argüello 继续描述了另一位参与者,他们继续用不同的颜色和艺术内容迭代假肢的外观,以实现他们在日常环境中佩戴的外观。对于一小群人来说,原型假肢被成功部署,甚至帮助一个人在工作场所抵抗监视技术。但尽管该技术很有用,但更大规模的部署超出了该项目的范围。

我们采访过的几位跨性别技术创造者在学术课堂环境中设计了他们的技术,同样没有机会部署。交互设计课程结束后,Flux 的创建者专注于完成学位和寻找工作,而不是进一步开发应用程序。 Starks 的安全应用程序 U-Signal 也尚未部署,尽管他们对该应用程序进行了更多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并在完成课程后重新设计了它。

另一方面,本研究中的许多技术的创建者没有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但这些技术已经被数百甚至数千用户部署和使用。在苹果应用商店中,你可以找到 Tser、Safe TransgenderBathroom App、Patch Day 等许多其他应用,但这些应用都不是以人为本的方法开发的。在 Chrome WebStore 中,人们可以找到 True Self、NameBlock、Gender Neutralize 和 Jailbreak the Binary,所有这些都是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创建的,几乎没有用户参与或反馈。

我们认为,如果部署的话,对于解决跨性别者面临的挑战最有影响力的跨性别技术是那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意义地让跨性别社区成员参与的技术,以便跨性别者的生活经历可以影响设计的每一步。

5 讨论 #

在结果中,我们描述了跨性别技术创造者以某种方式让跨性别者参与设计过程的许多不同方式和实例。无论这是一个完整的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包括参与式设计会议,还是通过将用户的反馈作为迭代设计过程的一部分,或者通过自己成为跨性别者,以人为中心的方法都有助于使跨性别技术适用于更广泛的跨性别者。我们认为,当社区成员参与时,跨性别技术才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社区参与使技术能够最好地解决跨性别者的需求和挑战,并强调跨性别者的观点和生活经验如何使技术设计能够使跨性别者受益。如果不将跨性别者纳入跨性别技术设计流程,设计师可能会面临创建系统的风险,这些系统要么未能真正帮助改善跨性别者的生活,要么在某些情况下实际上可能会伤害跨性别者。研究人员和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些结果来了解在设计旨在支持边缘化人群的技术时将边缘化社区纳入技术设计过程的方法。通过在设计过程的所有不同阶段记录跨性别者和社区的力量,我们建议尽可能多的社区参与,以确保最终的技术真正满足社区的需求和挑战。

这项工作帮助我们理解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意味着什么,并扩展了之前在主流背景下检查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或边缘群体的特定设计过程的工作。以人为本的设计通常在更主流的背景下应用和研究222359,而不是关注边缘化、公平或正义26,尽管较新的研究路线已经记录了与边缘化群体和社会正义相一致的参与性方法 910。虽然许多研究都讨论了设计过程如何在一项研究的背景下发挥作用,例如 Harrington 等人对黑人老年人的研究 60 或Liang等人对性别多样化的年轻人的研究 30 ,这当然很重要,我们通过了解用户如何广泛参与特定边缘化人群的设计过程来扩展这项工作。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看到广泛的跨性别者参与设计过程的方式。此外,对以人为本的设计的批评也通常主要适用于更主流的设计环境。例如,在中国的创客孵化器背景下,Lindtner 61 批评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师“通常是短期参与”,这种参与并没有影响系统性变革,而是“为干预主义者本身发挥了强大的组合作用”。

就跨性别技术而言,设计师的投资非常不同。由于跨性别技术创造者通常本身就是跨性别者并融入跨性别社区,因此他们创造有助于满足自己和社区需求的技术的努力通常较少采掘,而是更注重解决社区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自私(例如,增加自己的投资组合)在设计未部署的情况下,通常表明缺乏资源、时间,有时还缺乏采取下一步行动所需的技能。如果没有实现实质性改变,那是因为需要大规模的系统性变革来解决当前政治环境中的跨歧视和不平等问题;我们以及我们研究的许多参与者都清楚地意识到,技术无法解决跨性别者面临的系统性问题,但这项技术可以在让跨性别生活变得更加宜居方面取得一些小小的进展。

我们在这项工作中描述的设计过程在很多方面都是独特的,与传统的设计过程不同,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社区外的设计师将参与者聚集在一起,为技术设计提供输入。首先,社区在跨性别者的生活中极其重要 362,而且跨性别技术创造者通常也是跨性别社区的一部分。许多跨性别技术创造者也相互组成社区,并正在创造技术来满足跨性别技术生态系统的不同需求。接下来,跨性别技术设计帮助我们想象超越现有技术的新可能性——如果跨性别者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那么跨性别技术创造者就不需要创造技术来满足这些需求。跨性别技术设计流程强调跨性别技术创造者通常与社区成员合作,质疑技术的基本设计并重新设计它们以造福跨性别者的方式。

跨性别者参与跨技术设计过程很重要,因为跨性别者需要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他们在世界上面临的一些挑战,而这些解决方案必须真正考虑和设计用户的需求。充分满足跨性别者的需求需要让跨性别者参与设计正如我们研究中的许多参与者所做的那样。此外,跨性别技术创造者和参与其设计过程的跨性别人士为性别和技术的体现以及人们在重大生活变化期间和之后如何与技术互动提供了独特且有价值的视角。

尽管跨技术具有赋权和潜在的解放潜力,但我们注意到,许多最成功的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都是在该技术并未实际部署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我们在课堂和学术环境中经常最严格地遵循我们教授的用于技术开发的久经考验的真实方法来构建许多时候从未到达用户手中的技术时,这对人机交互和交互设计意味着什么?

Harrington等人10讨论了当社区被要求帮助设计技术时参与式设计的潜在危害性。在考虑跨技术设计时,当设想和设计的技术从未部署时,将跨性别者纳入设计过程可能是有害的和抽取性的。跨性别群体看到技术的潜力可以帮助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却从未有机会在实践中使用这些技术,这让他们感到沮丧和失望。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部署的许多技术根本不是采用以人为本的方法构建的12。我们以人为本的方法可能并不总是实用或必要的,尤其是当人们从自己的个人经验中汲取大量经验时。例如,就 True Self 浏览器扩展而言,Temple知道他的儿子需要这个扩展,他知道应该如何设计它,他的儿子认为它“很酷”并经常使用它。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可能不会将他带向另一个方向,或显着改变最终结果。许多跨技术创造者的流程呼应了人机交互中一种有效的方法,称为“自传式设计”,定义为“利用创建或构建系统的人广泛、真实的使用进行设计研究”25。本研究的参与者使用自传式设计过程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但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可以是深入使用系统并快速迭代的有效方式25。然而,如果不使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设计师很容易会错过一些东西。真正的自我对于芝加哥郊区的白人中产阶级跨性别孩子来说效果很好,家里有电脑。它是否也适用于芝加哥市区主要在公共图书馆使用电脑的低收入黑人跨性别孩子?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研究这些特权和排斥的主题。

在这里,我们进一步推进我们所描述的案例,其中设计师使用以人为本或参与式方法,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意义地让跨性别者参与,但这些技术最终并未得到部署。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重要的差距,以及进一步推进创新的机会,这些创新是在有意义的社区参与下设计的,但在无法实现全面部署的环境中。基于我们对跨性别技术设计与部署之间差距的理解,我们提出4点建议,使符合跨性别者需求的社区技术能够走向部署,让更多人体验到其好处。虽然这些建议描述如下在跨性别背景下,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扩大到包括为其他边缘化群体设计的技术,甚至更广泛的创新技术。

  1. **制定计划,将设计从课堂和学术研究转移到部署。**虽然许多大学设有技术转让办公室并赞助创业技术活动,但这些活动通常不会达到与我们在结果中描述的类似的课堂或学术研究环境,并且可能不是跨技术的最佳方法。设计跨技术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通常对构建技术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能力这样做或将创新技术产品与从中受益的受众联系起来。在大学环境中,我们可以建立项目,将学生设计师与更擅长将设计推向市场的开发人员和人们联系起来。这不需要在资本主义或利润驱动的框架内工作,但也很适合非营利或草根机构,这些机构在政治上更符合许多跨技术设计师的政治取向。

  2. **为跨技术设计师和开发人员设立匹配计划。**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采访了许多跨技术创造者,他们是严格意义上的设计师,还有一些人也是开发人员。那些接受过设计师培训的人更有可能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但他们往往没有技能、时间或资源来充分部署他们的设计。此外,虽然许多跨性别者都是程序员 644,但熟练的编码并不总是与对构建某些东西有好主意或评估社区对特定技术的需求相对应。与我们在学术环境中连接设计师和开发人员的想法类似,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匹配计划,将有前景的设计与能够构建和部署这些技术的熟练跨性别开发人员结合起来。

  3. **制定计划将技术创造者与社区成员联系起来。**技术创造者可能希望让边缘化社区成员参与设计过程,但可能无法接触这些社区,而传统的参与者招募平台通常不关注边缘化社区。通过社区支持,项目和/或平台可以促进技术创造者和社区成员之间的宝贵联系,并确保社区成员因其参与而获得适当的补偿。

  4. 为技术部署和用户研究的发表提供更多空间。在学术环境中设计的技术通常未被部署的原因之一是学术研究人员几乎没有动力部署和维护系统。虽然许多见解经常出现在设计过程的早期阶段,这些是学术论文更标准的主题,但如果系统不是特别新颖,那么发表详细介绍系统部署和部署后用户研究的论文可能会相当困难。因为技术部署中发生的见解可能并不总是新颖的,并且因为并非所有系统都是新颖的,所以审稿人可能不愿意接受此类论文。这项研究中详细介绍的许多跨技术并不是特别新颖,但却解决了跨性别者的巨大需求。以Erin的知情同意地图为例,这是一张谷歌地图,上面标有数百家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提供跨性别医疗服务的医疗保健提供者。

    谷歌地图并不新颖,描述该系统部署的论文很可能不会被 HCI 出版场所接受。因此,如果它的创建者Erin Reed是一名学者,她就没有什么动力去实际部署这张地图。然而,Yet Reed的地图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跨性别者找到了他们需要的护理,这应该是我们作为学术界也关心的事情。我们需要像 CHI 这样的出版场所来重视对人们重要的系统,激励学术界超越设计到部署,并进一步长期维护这些系统。描述系统以及人们如何使用它们的论文可能很重要,即使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并不是特别新颖。虽然缺乏部署和维护系统的激励是整个 HCI 更广泛的一个问题,但在跨技术设计领域,激励部署可能会大大减少改善跨性别者的生活。

6 结论 #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描述了跨性别者和社区如何参与跨性别技术设计过程。与许多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不同,跨性别技术创造者通常有意义地参与跨性别社区本身,并创造技术来帮助解决跨性别社区面临的挑战。

跨性别技术可以对改善跨性别者的生活产生真正的影响,特别是当设计过程包括跨性别者和社区时,因为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可以满足社区的需求。

然而,我们强调了跨性别技术设计和部署之间有时会出现的差距。让跨性别者有意义地参与设计过程值得称赞,但这还不够;为了实现跨性别技术设计实现帮助解决跨性别者在世界上面临的挑战的目标的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支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的机制,而这机制需要在设计到部署的流程之上的更高层级。

参考文献 #

其他参考 #


  1. Lilly Irani, Janet Vertesi, Paul Dourish, Kavita Philip, and Rebecca E. Grinter.2010. Postcolonial computing: a lens 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n Proceedings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10).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1311–1320. https://doi.org/10.1145/1753326.1753522 ↩︎

  2. Sasha Costanza-Chock. 2020. Design Justice: Community-Led Practices to Buildthe Worlds We Need. MIT Press. Google-Books-ID: m4LPDwAAQBAJ. ↩︎ ↩︎ ↩︎ ↩︎ ↩︎

  3. Oliver L. Haimson, Dykee Gorrell, Denny L. Starks, and Zu Weinger. 2020. Designing Trans Technology: Defning Challenges and Envisioning CommunityCentered Solu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20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Computing Systems (CHI ’20).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Honolulu,HI, USA, 1–13. https://doi.org/10.1145/3313831.3376669 ↩︎ ↩︎ ↩︎ ↩︎ ↩︎ ↩︎ ↩︎ ↩︎ ↩︎

  4. Oliver L. Haimson, Avery Dame-Grif, Elias Capello, and Zahari Richter. 2019.Tumblr was a trans technology: the meaning, importance, history, and future of trans technologies. Feminist Media Studies 21, 3 (2019), 345–361.https://doi.org/10.1080/14680777.2019.1678505 Publisher: Routledge _eprint:https://doi.org/10.1080/14680777.2019.1678505. ↩︎ ↩︎ ↩︎ ↩︎ ↩︎

  5. 我们所说的“跨性别科技设计师”和“跨性别科技创造者”并不意味着创造者本身就一定是跨性别的。我们的意思是他们是跨性别技术的创造者。我们使用“跨性别技术创造者”和“跨性别技术设计师”来保持主动语态而不是被动语态(例如“跨性别技术创造者”)。虽然我们研究中 80% 的创作者是跨性别和/或非二元性别,但也有一些是顺性别。 ↩︎

  6. Alex A. Ahmed, Bryan Kok, Coranna Howard, and Klew Still. 2021. OnlineCommunity-based Design of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TransgenderVoice Training.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4, CSCW3(Jan. 2021), 258:1–258:27. https://doi.org/10.1145/3434167 ↩︎ ↩︎ ↩︎ ↩︎ ↩︎

  7. Saúl Baeza Argüello, Ron Wakkary, Kristina Andersen, and Oscar Tomico.2021.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Apple Face ID as a Drag, Queer and TransTechnology Design Tool. In 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 Conference 2021 (DIS’21).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1654–1667.https://doi.org/10.1145/3461778.3461999 ↩︎ ↩︎ ↩︎

  8. Michael Ann Devito, Ashley Marie Walker, Jeremy Birnholtz, Kathryn Ringland,Kathryn Macapagal, Ashley Kraus, Sean Munson, Calvin Liang, and HermanSaksono. 2019. Social Technologies for Digital Wellbeing Among MarginalizedCommunities. In Conference Companion Publication of the 2019 on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and Social Computing. ACM, Austin TX USA, 449454. https://doi.org/10.1145/3311957.3359442 ↩︎

  9. Sheena Erete, Aarti Israni, and Tawanna Dillahunt. 2018. An intersectionalapproach to designing in the margins. Interactions 25, 3 (April 2018), 66–69.https://doi.org/10.1145/3194349 ↩︎ ↩︎ ↩︎ ↩︎

  10. Christina Harrington, Sheena Erete, and Anne Marie Piper. 2019. DeconstructingCommunity-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Towards More Equitable ParticipatoryDesign Engage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3,CSCW (Nov. 2019), 216:1–216:25. https://doi.org/10.1145/3359318 ↩︎ ↩︎ ↩︎ ↩︎ ↩︎ ↩︎

  11. Jakob Nielsen. 1994. Usability Engineering. Morgan Kaufmann. Google-Books-ID:95As2OF67f0C. ↩︎ ↩︎ ↩︎

  12. Donald A. Norman. 2005. Human-centered design considered harmful. Interactions 12, 4 (July 2005), 14–19. https://doi.org/10.1145/1070960.1070976 ↩︎ ↩︎

  13. Frank E. Ritter, Gordon D. Baxter, and Elizabeth F. Churchill. 2014. Foundationsfor Designing User-Centered Systems. Springer London, London. https://doi.org/10.1007/978- 1- 4471- 5134- 0 ↩︎ ↩︎ ↩︎

  14. Donald A. Norman and Stephen W. Draper. 1986. User centered system design:new perspectives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15. John Zimmerman, Jodi Forlizzi, and Shelley Evenson. 2007. Research throughdesign as a method for interaction design research in HCI. In Proceedings of the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07). Association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493–502. https://doi.org/10.1145/1240624.1240704 ↩︎

  16. Sarah Gibbons. 2016. Design Thinking 101.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design-thinking/ ↩︎ ↩︎ ↩︎

  17. Helen Sharp, Jennifer Preece, and Yvonne Rogers. 2019. Interaction Design: Beyond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5 edition ed.). Wiley, Indianapolis, IN. ↩︎ ↩︎ ↩︎

  18. Jesper Simonsen and Toni Robertson (Eds.). 2013.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articipatory Design (1 edition ed.). Routledge, London. ↩︎ ↩︎

  19. Paula M. Bach and Michael Twidale. 2010. Involving refective users in design.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CHI ’10).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2037–2040.https://doi.org/10.1145/1753326.1753636 ↩︎

  20. Onur Mustak Cobanli. 2011. Integrating end-users to the design process throughdesign competi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 and Interfaces (DPPI ’11).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New York, NY, USA, 1–8. https://doi.org/10.1145/2347504.2347568 ↩︎

  21. C. Dennis Allen, Don Ballman, Vivienne Begg, Harold H. Miller-Jacobs, MichaelMuller, Jakob Nielsen, and Jared Spool. 1993. User involvement in the designprocess: why, when & how?.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ACT ’93 and CHI ’93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93). Association for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251–254. https://doi.org/10.1145/169059.169203 ↩︎

  22. Petra Bosch-Sijtsema and Jan Bosch. 2015. User Involvement throughout theInnovation Proces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32, 5 (2015), 793–807. https://doi.org/10.1111/jpim.12233 _eprint: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111/jpim.12233. ↩︎ ↩︎ ↩︎ ↩︎

  23. Shane Carthy, Kathryn Cormican, and Suzana Sampaio. 2021. Knowing meknowing you: Understanding user involvement in the design process. ProcediaComputer Science 181 (Jan. 2021), 135–140. https://doi.org/10.1016/j.procs.2021.01.113 ↩︎ ↩︎ ↩︎ ↩︎

  24. Nicola Marsden and Monika Pröbster. 2019. Personas and Identity: Looking atMultiple Identities to In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s. In Proceedings of the2019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19). ACM,New York, NY, USA, 335:1–335:14. https://doi.org/10.1145/3290605.3300565event-place: Glasgow, Scotland Uk. ↩︎

  25. Carman Neustaedter and Phoebe Sengers. 2012. Autobiographical design in HCIresearch: design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use-it-yourself. In Proceedings of the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 Conference (DIS ’12).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514–523. https://doi.org/10.1145/2317956.2318034 ↩︎ ↩︎ ↩︎ ↩︎ ↩︎

  26. Beatriz Brito do Rêgo, Caique Yan Conceição de Amorim, Suyane Miranda Sodré,Filipe Adeodato Garrido, and Ecivaldo de Souza Matos. 2022. Investigation onEquity and Otherness in the Interaction Design Process: A Systematic Mapp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0, 0 (Aug. 2022), 1–13. https://doi.org/10.1080/10447318.2022.2109251 Publisher: Taylor & Francis _eprint:https://doi.org/10.1080/10447318.2022.2109251. ↩︎ ↩︎ ↩︎ ↩︎

  27. Emeline Brulé and Katta Spiel. 2019. Negotiating Gender and Disability Identitiesin Participatory Design.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munities & Technologies. ACM, 218–227. https://doi.org/10.1145/3328320.3328369 ↩︎ ↩︎

  28. Jean Hardy, Caitlin Geier, Stefani Vargas, Riley Doll, and Amy Lyn Howard. 2022.LGBTQ Futures and Participatory Design: Investigating Visibility, Community,and the Future of Future Workshop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Interaction 6, CSCW2 (Nov. 2022), 525:1–525:25. https://doi.org/10.1145/3555638 ↩︎ ↩︎

  29. Jean Hardy and Stefani Vargas. 2019. 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the Future ofRural LGBTQ Communities. In Companion Publication of the 2019 on DesigningInteractive Systems Conference 2019 Companion - DIS ’19 Companion. ACM Press,San Diego, CA, USA, 195–199. https://doi.org/10.1145/3301019.3323894 ↩︎ ↩︎

  30. Calvin A. Liang, Katie Albertson, Florence Williams, David Inwards-Breland,Sean A. Munson, Julie A. Kientz, and Kym Ahrens. 2020. Designing an onlinesex education resource for gender-diverse youth.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actionDesign and Children Conference (IDC ’20).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London, United Kingdom, 108–120. https://doi.org/10.1145/3392063.3394404 ↩︎ ↩︎ ↩︎ ↩︎

  31. Gabriela Marcu, Nadia Dowshen, Shuvadittya Saha, Ressa Reneth Sarreal, andNazanin Andalibi. 2016. TreatYoSelf: Empathy-drive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for Marginalized Youth Living with HIV. In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E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for Healthcare (PervasiveHealth ’16). ICST (Institute for Computer Sciences, Social-Informatics and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ICST, Brussels, Belgium, Belgium, 69–76.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3021319.3021330 event-place: Cancun, Mexico. ↩︎ ↩︎

  32. Guilherme C Pereira and M Cecilia C Baranauskas. 2018. Codesigning emancipatory systems: a study on mobile applications and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transgender (LGBT) issues. SBC Journal on Interactive Systems 9, 3 (2018), 13.https://www.seer.ufrgs.br/jis/article/view/80234 ↩︎ ↩︎

  33. Christina Harrington and Tawanna R Dillahunt. 2021. Eliciting Tech FuturesAmong Black Young Adults: A Case Study of Remote Speculative Co-Design. InProceedings of the 2021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1–15. https://doi.org/10.1145/3411764.3445723 ↩︎

  34. Ralph Vacca. 2019. Brokering Data: Co-Designing Technology with Latina Teensto Support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Leveraging Cultural Practices of LatinxYouth through Co-Design. I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Interaction Design and Children (IDC ’19).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197–207. https://doi.org/10.1145/3311927.3323142 ↩︎

  35. Sofa Hussain, Elizabeth B. N. Sanders, and Martin Steinert. 2012. ParticipatoryDesign with Marginalized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Experienced in a Field Study in Cambo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6, 2 (2012). http://www.ijdesign.org/index.php/IJDesign/article/view/1054/455 ↩︎

  36. Qinzhi Jiang, Mustafa Naseem, Jamie Lai, Kentaro Toyama, and Panos Papalambros. 2022. Understanding Power Diferentials and Cultural Diferencesin Co-design with Marginalized Populations. In ACM SIGCAS/SIGCHI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and Sustainable Societies (COMPASS) (COMPASS ’22).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165–179. https://doi.org/10.1145/3530190.3534819 ↩︎

  37. Mustafa Naseem, Fouzia Younas, and Maryam Mustafa. 2020. Designing DigitalSafe Spaces for Peer Support and Connectivity in Patriarchal Context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4, CSCW2 (Oct. 2020), 1–24.https://doi.org/10.1145/3415217 ↩︎

  38. Sarina Till, Jaydon Farao, Toshka Lauren Coleman, Londiwe Deborah Shandu,Nonkululeko Khuzwayo, Livhuwani Muthelo, Masenyani Oupa Mbombi, MamareBopane, Molebogeng Motlhatlhedi, Gugulethu Mabena, Alastair Van Heerden,Tebogo Maria Mothiba, Shane Norris, Nervo Verdezoto Dias, and Melissa Densmore. 2022. Community-based Co-design across Geographic Locations andCultures: Methodological Lessons from Co-design Workshops in South Africa.In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2022: Volume 1. ACM, Newcastle upon TyneUnited Kingdom, 120–132. https://doi.org/10.1145/3536169.3537786 ↩︎

  39. Genny Beemyn and Susan Rankin. 2011. The Lives of Transgender Peopl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Google-Books-ID: nY4OqQayCEsC. ↩︎

  40. Sandy E. James, Jody L. Herman, Susan Rankin, Mara Keisling, Lisa Mottet, andMa’ayan Anaf. 2016. The Report of the 2015 U.S. Transgender Survey. TechnicalReport. 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gender Equality, Washington, DC. http://www.transequality.org/sites/default/fles/docs/USTS- Full- Report- FINAL.PDF ↩︎

  41. Dean Spade. 2011. Normal Life: Administrative Violence, Critical Trans Politics,and the Limits of Law. South End Press. ↩︎

  42. Katta Spiel, Os Keyes, and Pınar Barlas. 2019. Patching Gender: Non-binaryUtopias in HCI. In Extended Abstracts of the 2019 CHI Conference on Human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EA ’19). ACM, New York, NY, USA, alt05:1alt05:11. https://doi.org/10.1145/3290607.3310425 event-place: Glasgow, ScotlandUk. ↩︎ ↩︎

  43. Thomas T. Hewett, Ronald Baecker, Stuart Card, Tom Carey, Jean Gasen, MarilynMantei, Gary Perlman, Gary Strong, and William Verplank. 1992. ACM SIGCHIcurricula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New York. ↩︎

  44. Zachary Beare and Melissa Stone. 2021. By Queer People, For Queer People::FOLX, Plume, and the Promise of Queer UX. In The 39th ACM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ACM, Virtual Event USA, 20–25. https://doi.org/10.1145/3472714.3473618 ↩︎ ↩︎ ↩︎

  45. Diana Beirl, Anya Zeitlin, Jerald Chan, Kai Ip Alvin Loh, and Xiaodi Zhong. 2017.GotYourBack: An Internet of Toilets for the Trans* Community. In Proceedingsof the 2017 CHI Conference Extended Abstract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Systems. ACM Press, 39–45. https://doi.org/10.1145/3027063.3049272 ↩︎

  46. Oliver L. Haimson, Jed R. Brubaker, Lynn Dombrowski, and Gillian R. Hayes. 2016.Digital Footprints and Changing Networks During Online Identity Transitions.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6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CHI ’16). ACM, New York, NY, USA, 2895–2907. https://doi.org/10.1145/2858036.2858136 ↩︎

  47. Oliver L. Haimson, Justin Buss, Zu Weinger, Denny L. Starks, Dykee Gorrell,and Briar Sweetbriar Baron. 2020. Trans Time: Safety, Privacy, and ContentWarnings on a Transgender-Specifc Social Media Site. Proceedings of the ACM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4, CSCW2 (Oct. 2020), 124:1–124:27. https://doi.org/10.1145/3415195 ↩︎

  48. Foad Hamidi, Morgan Klaus Scheuerman, and Stacy M. Branham. 2018. GenderRecognition or Gender Reductionism?: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EmbeddedGender Recognition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CHI Conference on Human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18). ACM, New York, NY, USA, 8:1–8:13.https://doi.org/10.1145/3173574.3173582 ↩︎

  49. Os Keyes. 2018. The Misgendering Machines: Trans/HCI Implications of Automatic Gender Recogn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 CSCW (Nov. 2018), 88. https://doi.org/10.1145/3274357 ↩︎

  50. Morgan Klaus Scheuerman, Jacob M. Paul, and Jed R. Brubaker. 2019. HowComputers See Gender: An Evaluation of Gender Classifcation in CommercialFacial Analysis and Image Labeling Service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3, CSCW (Nov. 2019), 33. https://dl.acm.org/doi/abs/10.1145/3359246 ↩︎

  51. Toby Chong, Nolwenn Maudet, Katsuki Harima, and Takeo Igarashi. 2021. Exploring a Makeup Support System for Transgender Passing based on AutomaticGender Recogni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21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21).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York, NY, USA, 1–13. https://doi.org/10.1145/3411764.3445364 ↩︎

  52. Joseph A. Maxwell. 2012.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SAGE Publications, Inc. https://us.sagepub.com/en-us/nam/qualitative-researchdesign/book234502 ↩︎

  53. Juliet Corbin and Anselm Strauss. 200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Sage. ↩︎

  54. Virginia Braun and Victoria Clarke. 2021. Thematic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SAGE. Google-Books-ID: eMArEAAAQBAJ. ↩︎

  55. 这项研究的大多数参与者明确希望被识别而不是匿名,因此我们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在此处使用他们的全名。其他参与者希望我们仅使用名字,或使用化名,或者希望保持匿名。在每种情况下,我们都会根据参与者的意愿报告姓名。 ↩︎

  56. Denny L. Starks, Tawanna Dillahunt, and Oliver L. Haimson. 2019. DesigningTechnology to Support Safety for Transgender Women & Non-Binary Peopleof Color. In Companion Publication of the 2019 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Conference (DIS ’19 Companion). ACM, New York, NY, USA, 289–294. https://doi.org/10.1145/3301019.3323898 event-place: San Diego, CA, USA. ↩︎

  57. https://www.transgendermediaportal.org/ ↩︎

  58. micha cárdenas. 2022. Poetic Operations: Trans of Color Art in Digital Media. DukeUniversity Press Books, S.l. ↩︎

  59. Derya Ozcelik, Javier Quevedo-Fernandez, Jos Thalen, and Jacques Terken. 2011.Engaging users in the early phas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attitudes, concerns and challenges from industrial practice.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 and Interfaces (DPPI ’11).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1–8. https://doi.org/10.1145/2347504.2347519 ↩︎

  60. Christina N. Harrington, Katya Borgos-Rodriguez, and Anne Marie Piper. 2019.Engaging Lo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Older Adults in Health Discussionsthrough Community-based Design Workshop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CHI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19). Association forComputing Machinery, Glasgow, Scotland Uk, 1–15. https://doi.org/10.1145/3290605.3300823 ↩︎

  61. Silvia M. Lindtner. 2020. Prototype Nation. https://press.princeton.edu/books/paperback/9780691207674/prototype-nation ↩︎

  62. Hil Malatino. 2020. Trans Care. U of Minnesota Press. Google-Books-ID:2ZcBEAAAQBAJ. ↩︎


Copyright © 2023 by Trans in Academia!
Licensed under CC BY-NC 4.0
Designed by hugo-book, powered by Hugo.